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 >
《一秒钟》首曝预告定档11月27日 张艺谋亲笔信献给热爱电影的人
一秒虽短,光影情长。由张艺谋执导,张译、刘浩存、范伟主演的电影《一秒钟》今日发布“庆祝归来”版预告和一封张艺谋导演的亲笔信,正式定档11月27日全国公映。作为张艺谋导演睽违6年后又一部现实题材作品,电影讲述了张九声(张译 饰)、刘闺女(刘浩存 饰)、范电影(范伟 饰)因一场电影结下的不解之缘。
影片曝光导演张艺谋的亲笔信,作为电影的定档海报,张艺谋写道:“总有一部电影会让你铭记一辈子,铭记的也许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那种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恰与预告呼应,当电影里银幕亮起,十里八乡齐聚沉浸在“看电影”的狂欢中。《一秒钟》作为中国电影人写给电影观众的情书,11月27日献给所有热爱电影的人。
张译、刘浩存、范伟抢救胶片
携手共赴一场看电影的约定
随着“庆祝归来”版预告释出,影片主演阵容正式曝光,张译和范伟两大实力戏骨再度携手,同框对飙献上精湛演技;更有“00后谋女郎”刘浩存上演银幕首秀,惊喜亮相。
预告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一场放映事故。由于技术原因,电影无法如常放映。放映员范电影动员全民齐力抢救电影,从两面冲洗到擦拭风干,胶片影像愈发清晰。同时,在抢救胶片的过程中,张九声和刘闺女的冲突故事也由此展开,二人互找麻烦的纠葛令人好奇。预告结尾,随着范电影的一句“抢救工作成功啦,电影可以放了。”大幕落下、灯光亮起,礼堂里的观众欢呼雀跃,众人翘首以盼,电影即将跃然银幕……
张艺谋回溯光影情怀致敬电影
戏里戏外中国电影人热情不灭
继2014年《归来》之后,张艺谋导演携多年合作的幕后团队,重拾现实主义题材,讲述一段深藏在记忆中的光影故事。正如导演亲笔信所表达的,“我永远也忘不了小时候看电影时的某种情景,那种难言的兴奋和快乐就像一场梦。电影陪伴我们长大,梦陪伴我们一生。”
光影点点,钩织时代记忆;时光流转,电影人初心不变。张艺谋新作《一秒钟》一经定档,便引来诸多影迷和电影从业者的支持,张艺谋导演的亲笔信也戳中无数影人的情感共鸣。电影里,所有人克服困难,拯救电影重现银幕;电影外,面对特殊的2020年,中国电影人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助推电影行业复苏。停摆近6个月后,随着电影院的复工,中国内地影市回温迅速。在国庆档期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突破百亿,这也是对中国电影人合力救市、有序复工的一种肯定。导演张艺谋认为,“每一个导演心中都有一团燃烧的火,永远不会熄灭,这就是电影。”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影人永远需要那束光。电影《一秒钟》11月27日全国上映,这封中国电影人写给电影观众的情书,也将点燃大家心中对光影的追逐与热爱。
电影《一秒钟》由张艺谋执导,张译、刘浩存、范伟主演。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乐影片有限公司出品。影片将于11月27日,全国上映。
相关文章
- 豆瓣8.6高分电影《出走的决心》正在热映 吴倩回怼女性职场性别不公
- 无限自在传媒出品《鹦鹉杀》再“出海”,9月19日登陆韩国大银幕
- 电影《何处生长》全国热映中 揭开原生之痛共赴向阳之旅
- 电影《逆鳞》正在热映 生死兄弟情感人至深引发共鸣
- 电影《抓娃娃》发布插曲《小小少年》MV 动情诉说少年成长心事
- 电影《灌篮高手》比赛日重返大银幕,千人观影活动嗨翻全场
- 正在热映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今日释出插曲 羊村守护者热血冒险酷燃暑期
- 电影《抓娃娃》主创空降银川 粉丝整活给沈腾送老北京布鞋
- 电影《默杀》今日发布「身入险境」正片片段 王传君张钧甯无声对峙令人窒息
- 电影《默杀》发布林在福李涵“木屋搏斗”片段 疯爸疯妈极限对峙
随机图文
超震撼!《燃野少年的天空》同名主题曲MV 百人齐舞点燃这个夏天
今日(7月16日),影片发布由唐恬作词,张亚东、张正熹作曲、编曲,张亚东制作,所有演员演唱的同名主题曲MV及一组海报。《新神榜:哪吒重生》点映获赞 “闹海”特辑揭秘超炫特效
春节档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点映收获众多好评,“动作戏流畅好看,打斗真的超燃”、“特效超出预期,哪吒很帅好拽哦”,第二轮点映将于2月9日开启。年度最燃! 《夺冠》神选角惊艳全国 白浪演绎母亲“铁榔头”光辉岁月
“最牛的体育电影!激动到飙泪!”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全国热映中,上映当晚便收获了淘票票9.2分,猫眼9.3分的超高观众评分,“《夺冠》上映”、“巩俐神还原郎平”、“白浪演技”、“朱婷演技”、“姚迪饰演魏秋月”、“张常宁转球”等话题全面占领各大平台热点榜单,引爆全民热议。《夺冠》有口皆碑,80年代的全民偶像“铁榔头”由郎平的女儿白浪出演,更是带给观众巨大惊喜。网友力赞:“陈可辛导演选角绝了,不是演是在做她自己,吹爆白浪演技!” 陈可辛四连赞白浪演技 郎平探班剧组为女儿自豪 “还有谁,比我更合适?”球员郎平扮演者白浪直面前方,发出掷地有声的自信豪言。从相貌到体态,从专业球技到精神传承,的确没有人比白浪更合适重现“铁榔头”的风华正茂,导演陈可辛斩钉截铁:“(演球员郎平)非她莫属。”出演《夺冠》之前,白浪表演经验为零,接演之后,她在半个月内减重30斤,每天都会给剧组发送视频汇报表演学习进度。编剧张冀透露:“看到视频里的浪浪,陈可辛导演和我都哭了。”影片中,球员郎平成功蹲举一百公斤才可以正式参加国家队的训练,白浪在演这段自尊心被激发从而超越极限举起杠铃的重头戏时,导演陈可辛不禁4次竖起大拇指:“白浪演完感情都出来了,还哭了,还感动到我们都哭了!” 同样被白浪感染的还有观影的观众,当球员郎平训练中大声嘶吼、大哭大笑,当赛场上的“铁榔头”一记凌厉扣杀锁定胜局,所有人的心都随之跌宕起伏。“郎平已是传奇,中国不会再有第二个郎平了。”白浪自白:“我妈妈的标准非常高,(演好她)对我来说太难了。”尽管如此,白浪依然拼尽全力:“我演的时候,有时是自己的心,有时是郎平的心,有时是我们一起的心。”郎指导本人也曾探班剧组,她穿上白浪的戏服,戴上青年郎平的头套,一时间,片场无人分辨出训练场中央的究竟是白浪还是80年代的“铁榔头”。“是特别的相逢,更是精神的传承。”白浪用真诚的演绎,征服所有观众。 巩俐、朱婷演技看哭全网 引时代共鸣口碑票房双丰收 “泪点低得带两包纸!每个角色都能把人看哭!”不仅白浪,巩俐、吴刚、朱婷等主演都因出色演技而登上各大平台热点榜单,广获盛赞。郎指导因多年伤病而略微含胸驼背,因常年在赛场大声指挥而嗓音沙哑充满磁性……巩俐完美把握住每一个细节,看完电影,几乎人人夸赞巩俐神做到了还原教练郎平:“她站在那里,一句话未说,你感觉她(巩俐)就是郎平,哪怕我们对她(郎平)的脸是那么熟悉。”自己演自己的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首次“触电”,表现同样令人赞不绝口。朱婷、惠若琪、徐云丽、张常宁、丁霞等奥运冠军队员再现4年前荡气回肠的里约中巴大战,网友亲切称之为“限时演员、最佳球员”。“朱婷演技”长时间占据热搜高位,网友惊喜道:“朱婷球打得好就算了,怎么演起戏来也这么神?因为郎导的鼓励短信一个人躲起来哭那段代入感实在太强了!” 电影《夺冠》的“无敌选角”只是给观众的第一层惊喜,“沉浸式看比赛体验”、“全程燃哭”则是全体金牌主创的诚意与实力体现。有影评人高度赞扬:“陈可辛用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打球’,把横跨四十年,事件庞杂的三代中国人的故事巧妙串联在一起,也借用这个思考,把竞技类的国民电影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部首次展现中国女排40年拼搏历程的时代大片,将女排精神的代代传承、中国人的伟大气概娓娓道来。“个人、集体、民族、国家、每个中国人都会从中收获共鸣。” 电影《夺冠》正在全国献映,一起去电影院为中国女排加油!有情有力,温暖人心,致敬英雄 《你是我的一束光》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2月21日,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在京举办专家观摩研讨会。作为云南省的重点精品力作,影片通过一段跨越三千公里的寻心之旅,书写动人的真情故事,展示新时代云南边疆的新气象,以别样的方式致敬脱贫攻坚英雄。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国电影基金会钟惦棐电影评论发展专项基金共同主办,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研讨会现场,影片总策划张和平,编剧、监制刘恒,导演王强等主创,与电影业界和学界、评论界的代表一道,围绕影片的内容呈现、创作手法和主题表达等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指出,《你是我的一束光》诗一般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在选题、手法和角度等方面都比较新颖,中后段的人物塑造直击人心,让观众为扶贫前线的党员工作者所感动,为新时代青年人生追求提供了一种引导和参考,期待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影片。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志刚表示,作为2020年国家电影局电影精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你是我的一束光》是云南省重点打造的精品力作,讲述了新时代云南人民在的党领导下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奔小康的故事。“期待这部既有纯真爱情又有生死考验、既有奋斗拼搏又有奉献精神、既有时代高度又有时代厚度的精神力作能被更多人知晓、被更多人关注,能够激发更多观众的爱国爱党情怀。” 真挚真实,多视角打造电影精品 作为国家电影局及云南省重点影片,《你是我的一束光》拥有强大的内容制作班底,极大地保障了影片的成色,而多视角的融合表达,也成为其独特的内容优势。 《你是我的一束光》总策划,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回顾了影片的创作历程和各方的支持,并用“进对门、选对人”概括了影片在题材选定、剧本打造和主创配置等方面的安排,“整个主创团队一直秉承不忘初心的使命和情怀,做好每一件事,拍好每一部影片。”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用“主流文艺片”概括对影片的整体观感,表示影片主题鲜明温暖、故事剑走偏锋、人物渐入佳境、民族色彩浓厚、山水景色优美、泪点笑点频出,以男女主人公穆随心和彭彭相互靠近的历程为主线,通过外来者、父母、妻子、孩子的视角呈现,侧面层层剖开并解读扶贫干部及其家庭的感人故事,展示普通人物所蕴含的强大心灵力量,完成了情感的冲击与传递,实现了与观众的共情。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称赞《你是我的一束光》是一部有品位、有内涵、有温度的影片,完成了扶贫题材的创新表达,塑造了可信、可亲、可爱的人物形象和动情点,与最大层面的观众达成了更大限度的结合;故事融合青春、励志、轻喜剧等多种元素,产生了巨大的戏剧张力,能够持续吸引观众,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情绪反馈;展示了新云南新景观的特色形象,并与故事的发展同步同频,显示了强大的剧作把控力。 《当代电影》社长兼《中国电影报》社长皇甫宜川认为,影片最大的特点在于,既是扶贫题材,又超越特定题材的限制,既反应了时代的变迁,完成了对扶贫工作、扶贫牺牲者的致敬,又将视角对准背后女性群体,对准其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展示了大时代发展背景下,对扶贫干部家属的人文关怀。在他看来,影片对女性的关注尤为值得称赞,填补了这一题材的视角空白,为扶贫题材、甚至是特定题材的创作手法、艺术表达等提供了借鉴。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表示,《你是我的一束光》充满诗意,带着阳光的温暖和花朵的清香,片中的“女性金花们”或主动或被动成为扶贫干部,与乡村振兴事业紧密相连。不同于以往的惯有模式,影片没有正面表现脱贫致富的过程,而是从“金花”们的自我困境中展开叙事,通过悲喜交集的整体基调,配合如诗如画的云南风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民族音乐,演绎了和谐而美好的亲情友情爱情,展示了乐观、积极、阳光的心态与精神。 有情有力,一束光照亮前行之路 在与会专家看来,《你是我的一束光》充满真情实感,在致敬扶贫英雄的同时,挖掘并放大了背后的情感张力,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与精神的传承。 影片编剧、监制,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刘恒表示,影片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央宣传部、国家电影局、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创作过程中走访了云南各族村寨,被淳朴的现实和纯净的感情所感动,也被众多牺牲在扶贫前线的干部所震撼。在他看来,扶贫故事背后的爱和善良才是影片真正的内核。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你是我的一束光》从情感深处显现价值、从烟火气中记录生活、从寻找中串联人物、从云南山水中荡漾音乐。通过捕捉生活细节,完成对生活质感的纪录,逐步挖掘和揭露人物深处最浓厚的情感,最后女主彭彭在漫山遍野的紫色马尾草中敞开心扉,痛哭揭示与丈夫的最后通话充满了震撼力,令人动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王一川称赞影片“化理为情,化情为理”,从人性深处的颤动出发,将“彪炳千古的人间奇迹”化为普通观众、扶贫干部家属的情感颤动。以轻喜剧开头、以悲剧达到高潮,以正剧收尾,通过引调的融合和“元艺术、元音乐”的视觉音效呈现,让观众感受到主创“以身入、以心入、以情入”的心血和理念,实现了云南深处扶贫干部的精神,在妻子、女儿,甚至是创作者、普通观众身上的传承。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周星认为,影片“通透于当下时代和生活深处,充满人性光彩”。在光影效果、故事设计等方面,都实现了景色与故事的流畅呈现和舒展推进,而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人物的通透。男主穆随心假扮父亲角色、新五朵金花炫耀丈夫而引发的女主情绪爆发等情节,都通透地把握了人物的塑造和人情世故的呈现,“通于人心,透于时代”。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从自己的情感体验,深度解读了自己对“你是我的一束光”的理解,表示从伦理、情感、家庭的角度看,女主对于男主穆随心而言,是一种精神支持与救赎;从云南脱贫攻坚的角度,“第一书记”与村民,扶贫工作与贫困地区,都是一种情感的深度寄托;从社会生活关系上,影片中所暗含的教师与学生、医生与村民等,都丰富和延伸了“一束光”的内涵。 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总监、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表示,影片形象地阐释了片名的内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束光,不仅照亮自己的人生,还温暖着身边的人;影片将镜头对准普通人,让光影艺术回归大众,在叙事上,反向行之,由甜忆苦,反差的叙事节奏和手法更具有冲击力,更加凸显了影片要表达的主题。在宣传上,朱玉卿建议,可以通过与主流媒体、意见领袖、普通观众的对话,突出和放大“你是我的一束光”的社会意义,辐射更广的人群,产生更强劲的观影动力,激发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创新手法,独辟蹊径 作为一部特定题材影片,《你是我的一束光》根植云南又独辟蹊径,创新的视角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被现场专家屡屡称赞。 导演王强现场朗读了为影片特意准备的一封信。他表示,《你是我的一束光》并不想做成一部简单的扶贫电影,而是期待更有厚度和分量,更能阐述乡村与人、苦难与生命、爱与牺牲的主题,更你那个呈现出诚恳、质朴又情感浓烈、温润温暖又有力量,抒情坦荡又充满希望的气质。正是在这种情感方向的指导下,影片以更全新的视角,自然推动了人物的呈现、故事的发生、情感的宣泄。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荣誉会长章柏青结合自己观影过程中的具体感受,赞赏影片先后完成了从明亮鲜活的主旋律影片,到充满少数民族色彩与风光的爱情片、再到使人心灵激荡的情感大片的巧妙转化。这种多风格多类型的融合,在编导富有创意的精心安排之下,层层展现出来,使得主角人物的塑造、人物感情的表达更加立体和多元,女主彭彭独特的个性与背负的情感压力,男主穆随心的性格转变都显得自然而又生动,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亲近感,也更容易形成银幕内外的情感互通。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认为,影片的一个重要突破,在于把当下特定主题简单刻板的创作理念进行了艺术化的改造,在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之后,隐藏了复杂的况味,值得同类题材借鉴。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没有做标签化的处理,而是放在现实的扶贫语境中,让观众通过情节的发展慢慢发现男女主角所隐藏的浓厚情感和生活经历,在壮美的空间中宣泄饱满的情感,使得最后结局中幸福感的获得更令人信服;在艺术表达上,用牺牲来创造了一种崇高感,也更有震撼力;在现实性上,加入了更多平民性的元素,充满生活的烟火气。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赵卫防同样认为,为扶贫主题电影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通过对“五朵金花”经典IP进行了全新的嫁接,为经典IP 赋予了现代性。在他看来,除了简单的音乐、喜剧、爱情、云南大理风光等表面元素的继承之外,《你是我的一束光》还通过男主的心灵成长史和救赎史,更深入人物的精神和情感。此外,影片还通过“老五朵金花”与“新五朵金花”的串联,扶贫主题的结合,进行了新时代的升华和诠释。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从电影的文学性、艺术性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在她看来,影片独辟蹊径的视角不但没有偏移和削弱向英雄致敬的主体,而是通过这种侧面的呈现带来更多的呈现。影片更关注了人,浓墨重彩了人的情感,更凸显了电影的文学性;“光”的意象充满暖意,以诗意呈现男女主角的邂逅,两人都用自身的才华和无私奉献,成为彼此的光;叙事策略上,实现了主题创作与云南特色、与艺术片的融合。通过种种创新,真正触及扶贫干部家属在情感上的付出,让观众对这些平凡英雄,抱有更崇高的敬意。 本次研讨会的嘉宾主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最后总结道,《你是我的一束光》采取了类型片叙事手法和人物表现方式,在开头和结果充满了新意,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与悬念,影片开始之初男主失意的境遇与最后的选择,反映影片在艺术上的追求,让观众感受到了影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期待这样一部在主题、艺术、表现手法上充满亮点的影片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站点信息
- 公邮:ywenkb@163.com
- 欢迎走进 娱闻快报
-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