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艺 >
东方卫视《未来中国》今晚开播 揭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中国制造
小到出门逛街,大到环球旅行,导航软件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伙伴。自202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为我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服务。无论你身在何地,总有十几颗北斗卫星为你守护,并能以厘米级的精度告诉你及你的朋友身处何方。
首档中国前沿科学思想秀《未来中国》将于今晚在东方卫视首播。本期《未来中国》聚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邀请到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揭秘中国北斗的研发历程和硬核功能。更有五名高颜值、高智商、高学历的科学青年团从多角度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中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科学,立足现在,畅想未来,从人文角度为科学注入暖色。
打破知识壁垒 青年学霸趣味解密国之重器
中国科学院卫星通信硕士毕业的庞博打破科学和脱口秀的次元壁,以敏锐的观察力讲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在现场金句频出,如“南方人不知道南在哪”等,将欢乐气氛拉满,让人忍不住跟着他一起探究导航出现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作为全球唯一采用“中轨+高轨”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到底有多精密?元宇宙开发者薛来以“神秘的魔鬼码头”这个看上去充满灵异感的标题,介绍了被称为“幽灵码头”的超级枢纽青岛港。偌大的港口空无一人,而众多大型车辆仅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支持就能平稳有序地完成工作。为检测北斗到底能有多精准,薛来邀请到一辆30吨无人驾驶牵引车在北斗的帮助下挑战“驾驶数米距离盖笔帽”,这辆巨型牵引车能否成功?
复旦学霸“车神”张佳伟被安排去当外卖员,还被抢单?原来是他是被拥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支撑的无人机抢了先。张佳伟还介绍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功能强大,除了可以帮助无人机送外卖,还能辅助高速运输血液、自动化喷洒农药等,由人类发明创造出的科学产物,最终又作用于提升生活质量,科技真正改变了生活。
在没有导航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上定位的?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仅凭古书中的一句话描述就复原出了郑和下西洋时用的黑科技,古人还给它起了个极为诗意的名字“牵星板”。复刻自古人智慧结晶的“牵星板”究竟能否定位?它能经得起当场考验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李响,则以畅想太空婚礼的形式揭秘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背后的工作原理。结尾一句蕴含着精妙与浪漫的“你是我的BDS”,更是引来现场所有人的点赞。
《未来中国》高颜值、高学历、高智商的科学青年团以自己实际关切的角度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科普竞演”,用脑洞大开的方式来阐释“远在天边的北斗导航系统”,打破了普通人与尖端科学之间的知识壁垒,妙趣横生。
用坚持诠释热爱 北斗总师林宝军揭秘研发幕后
如此精密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背后,是怎样的一群“北斗人”在为之努力钻研?
《未来中国》为此邀请到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他曾带领团队攻克完成了数十项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完成了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及发射部署。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北斗之前,林宝军从未涉足导航和卫星领域。
林宝军“转行”的原因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1993年,我国失去GPS信号的银河号因为被美军切断GPS信号而步步掣肘,再加上被踢出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的研究工作,独立研发导航系统便成了航天人的使命,而临危受命的林宝军由此开启了奋斗一生的事业。提及使命与担当,林宝军分享到,在卫星发射成功前,每一个“北斗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深知,“北斗是我国不得不做的国之重器”、“北斗的研发比生命更重要”。而面对斐然成就,林宝军道出北斗人的心声“我们做北斗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称霸世界”。
在拥有老资格的国外配件和零应用经验的国产部件之间,林宝军如何抉择北斗核心部件?昔日同窗纷纷创业、早已日进斗金,是什么支撑着林宝军坚守着实验室这一方天地?在北斗研发过程中,每一个北斗人带着怎样的决绝顶住压力度过日日夜夜?北斗卫星即将发射前夕,林宝军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熬过分秒之间?
3月4日21:30东方卫视《未来中国》,北斗总师林宝军、科学引荐人陈辰和由五位学霸青年组成的科学青年团,与你一同探索北斗,感受中国制造。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守岛人》推广曲MV曝光 刘烨宫哲深情诠释“守岛就是守国”
今日,根据全国“人民楷模”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守岛人》,发布由雷佳献唱的推广曲MV《我用生命守护你》。华少亮相釜山广告节线上论坛 分享直播创业故事
10月23日,知名主持人、新晋直播电商主播华少亮相釜山国际广告节线上论坛,以“新冠疫情下的经济重启”为主题进行线上演讲。电影《戴假发的人》官宣 黄晓明蓄须造型引期待
由英皇电影出品的影片《戴假发的人》日前已在武汉正式开机。导演董越、领衔主演黄晓明、制片人尹红波等主创悉数出席开机仪式。《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 海味幻化万千风味 调和鲜活自在人间
由腾讯视频出品,陈晓卿、李勇担任总导演,稻来传媒、企鹅影视联合制作的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于1月2日晚播出第三期。在将视角聚焦国内本土海鲜后,团队一路自南向北跨越中国多个海岸线城市,通过镜头记录下一道道诱人的海洋美食。作为备受国人喜爱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沿袭“风味人间”系列的高品质口碑,一经开播便获得豆瓣9.0的优异成绩。 海味百态千变万幻 激发调和渊薮至味 在最新播出的第三期中,镜头记录了汪洋大海下无处不在的风味馈赠,从细微之处探索海鲜多种形态,最终勾勒出沿海人民的细腻味觉记忆。在充满智慧的渔民劳作中,深藏于海底的海味最终变幻成餐桌之上的调味。而人们对不同食材的调和与转化,最终所促成口感与食材间握手言和的烹饪智慧,便成为隐藏于美食之外的人间特有风味。 “你问我味道在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渤海辽东湾,李生基所腌制而成的虾酱,以百变之姿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各类食材搭配中,萝卜青菜的爽脆青口覆盖上虾酱的咸香,顷刻间便可溢满口舌令人回味。一碗调味酱,将原本平淡的食材点化得不同寻常,而相似的调味智慧,在福州人阿胖的手下,同样被运用自如。在他的颠勺下,鳀鱼加盐发酵而成的鱼露与极具咀嚼快感的弹韧腩肉相结合,鱼鲜香气萃取凝缩的美味成为小餐馆屹立不倒的压箱绝活。海丰人施少卿,惯于将“比目鱼”风干烘烤后舂捣成调味料,将其搅拌于上笼蒸熟的菜粿内,咬上一口迎接味蕾的便是多重食材的清香以及鱼粉的鲜味焦香。而对于一直以来难以“讨好”的海参,烟台渔民老王则最钟意它的原汁原味。通红焦黄的生参花入口即是满腔鲜美,蘸着辣根的海参一口下去更是气息浓烈到令人味蕾大开。 一物一餐海味百态 剖析生活万千姿态 一直以来“风味人间”系列都将美食诱惑与生活气息完美结合,在微观记录美食之欲的同时,兼顾探寻美食所能带给人的情感治愈。透过美食讲述人与海洋相互间的依存,更是《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所保持的表达着力所在。镜头在展示一餐一食经过调味大放异彩之余,更是以一种见证“人间自在百态”的视觉穿透力,在经由“调味”这条主线的故事表达下,层次鲜明的向人们展示出了最为真实的沿海生活。 大海小鲜,人间百态,个中滋味都需时光沉淀调味。海上叱咤风云的老船长李生基,一经回到地面,便如同老顽童般日常“周旋”于孙子和妻子中间。对于生活,他有着自己历尽风帆后的人间感悟——“(做什么事)都要爱好它,不爱好它你就悟不进去。”阿胖的小餐馆,凭借着熟能生巧的手艺和对食材的刁钻,不仅让食客迎来送往,还以无人取代的“家”的味道慰藉着儿子的心头记忆。不管离家多久,萦绕在心头的亲情总能让一顿寻常的家常菜吃出温情的味道。施少卿包裹菜粿的手指下,充满着一套平实的处世哲学。“和而不同”的馅料调和之法,既可幻化成美味食材,亦可装点数十年如一日的人间烟火气。“年近70岁的王立模,靠着一根氧气管在海洋与陆地之间自由穿梭。总有目之所及到达不了的远方,但与老伴携手“自在享受人间”,便是他永恒的远方。“一张方寸餐桌,一瓢盘中春秋”,美食背后的烟火百态,便是“大海小鲜”的极致张力所在。当美食成为连接地域、文化、烟火、人间的纽带,依附于“风味人间”所着力表达的情感叙事便自然可以被人们更完整的具象感知。 当海洋的馈赠被激发点化,最终必将变幻出万千风味,用以调和抚慰万家烟火。大海小鲜,鲜活自在人间,12月19日起,每周日晚九点,《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将继续向观众展示中国壮阔海岸线背后所蕴藏的极致美味与想象。
站点信息
- 公邮:ywenkb@163.com
- 欢迎走进 娱闻快报
-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