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 >
《超脑少年团》抢先看片获媒体热捧 魏坤琳、陈铭助少年解锁“未来力”
江苏卫视再推益智类IP新品,全新沉浸式烧脑真人秀《超脑少年团》将于7月16日晚与观众见面。7月12日,江苏卫视在北京举行了该节目的媒体看片会,“超脑舰长”魏坤琳、“超脑主持人”陈铭出席,与媒体记者、部分观众粉丝一起先睹为快,共同揭开了《超脑少年团》的神秘面纱。他们也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出发,分享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令人受益匪浅。

魏坤琳揭秘项目设置:多维开发孩子们的综合潜能
在《超脑少年团》中,魏坤琳担任“超脑舰长”,为节目严把科学关。在魏坤琳看来,《超脑少年团》最大的特色在于节目主体的年龄圈层变化,以及挑战项目的“前瞻性”。

节目中,24位少年最年长的18岁,最小的不过才10岁。但虽然年纪小,少年们的表现却远远超乎魏坤琳的意料,即便是复杂的难题也没有一个孩子退缩。“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们并不担心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也不在意所谓的面子,这些制约着成年人发挥的种种心理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小的。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去尝试挑战。在项目结束后,每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觉得收获了很多。”魏坤琳还表示道,“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孩子能把学习当作兴趣,他的潜能才能被真正地开发。这也是节目的出发点,我们能在现场看到很多‘奇迹’的发生。”

而在挑战项目的设置上,《超脑少年团》也更着眼于未来。节目将基于抽象能力、逆行力、协作力、分解力、评估能力、创造力、担当力和解析能力等进行项目设置,以遴选出最具“未来力”的少年。从看片会现场播放的第一期节目来看,《超脑少年团》不仅倡导不同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甚至可以提供工具辅助作答。对此,魏坤琳表示:“如果我们只是考验纯粹的脑力,那就会像智商测试一样了。但是真实生活不是智商测试,真实生活中有复杂的各种因素,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去解决难题。因此,我们希望能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真实生活的挑战,让他们可以各展所长地去破解这些难题。事实上,我认为未来生活就是人脑与电脑的结合,这也是我们在节目中希望展现给大家的。”

在看片会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魏坤琳也几次三番强调,希望《超脑少年团》的播出能够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有焦虑很正常,但重要的是要学会疏解这种焦虑。很多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的焦虑无法疏解,就把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鸡娃’式的教育,或许让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一些,却忽视了孩子其他重要能力的培养。人生是一场长跑,孩子能否在成长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比上什么大学更重要。”魏坤琳分享了一则趣事,之前在录制的时候还特意将女儿带到现场观摩,“我希望她能现场去看看那些和她年龄相近的孩子能做到这些她暂时还做不到的事情,去激发她的学习兴趣,看完录制,她现在已经跃跃欲试地想要参加节目了。”在他看来,培养学习的兴趣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很多父母却往往不得要领。《超脑少年团》是一档有启发意义的节目,不仅仅是对孩子,也希望可以对家长,甚至对教师们产生启发,让他们去思考孩子的学习兴趣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激发,让孩子自主学习,解锁他们的“未来力”。

“超脑”主持陈铭做足功课,做快乐学习的推崇者
与在脑力领域经验丰富的魏坤琳不同,作为《超脑少年团》的主持人,陈铭自觉压力非常大。“我首先需要研究题目,搞清楚题目的逻辑,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所有人明白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这真的不容易。”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解说员”,陈铭私底下经常向魏教授请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所有人和魏教授吃饭,一边吃一边听他讲课,不知不觉听了两个半小时,真的受益良多。”
在现场播放的第一期节目中,关于家庭教育,陈铭有一段话非常发人深省。“孩子们的笑容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扎到我眼睛里,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也是我们的家长理应开心却遗忘很久的事情。”陈铭如是说。而在看片会现场,陈铭对此也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表示:“我见识过各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体验过这种教育方式的压力,孩子们在这种压力下的困境也让我思考,究竟要如何才能更科学的去倡导快乐的学习。而《超脑少年团》正是致力于让孩子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更贴近于生活,这对于孩子在未来生活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是非常有益的。”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陈铭笑言对女儿们不会有过高的要求,也不会对她们的学习成绩表现得过分焦虑。“对孩子的焦虑往往是父母自身焦虑的一种投射,我会尽量自己去消解我的焦虑。孩子自己应该有自己选择的自主性,父母更应该尊重这种自主性。发展心理学上有一个‘加10’的概念——要把孩子的实际年龄加上十岁后再去和他交流。我大女儿的许多重要选择,我会诚恳地询问她的选择,并听取她的想法。当下有些父母会用一种表演性的‘尊重’,以具有诱导性的语言来限制孩子的选择,看似营造出来公平的氛围,其实这种表面功夫大可不必。”
在看片会的最后,两人各用一句话推荐节目。魏坤琳说“让每个人收获学习的力量”,而陈铭则说“用知识引燃乐趣”。7月16日起,每周五晚21:10,锁定江苏卫视沉浸式烧脑真人秀《超脑少年团》,魏坤琳、陈铭邀你一道,看少年可期,一鸣惊人!

魏坤琳揭秘项目设置:多维开发孩子们的综合潜能
在《超脑少年团》中,魏坤琳担任“超脑舰长”,为节目严把科学关。在魏坤琳看来,《超脑少年团》最大的特色在于节目主体的年龄圈层变化,以及挑战项目的“前瞻性”。

节目中,24位少年最年长的18岁,最小的不过才10岁。但虽然年纪小,少年们的表现却远远超乎魏坤琳的意料,即便是复杂的难题也没有一个孩子退缩。“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们并不担心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也不在意所谓的面子,这些制约着成年人发挥的种种心理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小的。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去尝试挑战。在项目结束后,每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觉得收获了很多。”魏坤琳还表示道,“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孩子能把学习当作兴趣,他的潜能才能被真正地开发。这也是节目的出发点,我们能在现场看到很多‘奇迹’的发生。”

而在挑战项目的设置上,《超脑少年团》也更着眼于未来。节目将基于抽象能力、逆行力、协作力、分解力、评估能力、创造力、担当力和解析能力等进行项目设置,以遴选出最具“未来力”的少年。从看片会现场播放的第一期节目来看,《超脑少年团》不仅倡导不同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甚至可以提供工具辅助作答。对此,魏坤琳表示:“如果我们只是考验纯粹的脑力,那就会像智商测试一样了。但是真实生活不是智商测试,真实生活中有复杂的各种因素,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去解决难题。因此,我们希望能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真实生活的挑战,让他们可以各展所长地去破解这些难题。事实上,我认为未来生活就是人脑与电脑的结合,这也是我们在节目中希望展现给大家的。”

在看片会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魏坤琳也几次三番强调,希望《超脑少年团》的播出能够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有焦虑很正常,但重要的是要学会疏解这种焦虑。很多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的焦虑无法疏解,就把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鸡娃’式的教育,或许让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一些,却忽视了孩子其他重要能力的培养。人生是一场长跑,孩子能否在成长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比上什么大学更重要。”魏坤琳分享了一则趣事,之前在录制的时候还特意将女儿带到现场观摩,“我希望她能现场去看看那些和她年龄相近的孩子能做到这些她暂时还做不到的事情,去激发她的学习兴趣,看完录制,她现在已经跃跃欲试地想要参加节目了。”在他看来,培养学习的兴趣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很多父母却往往不得要领。《超脑少年团》是一档有启发意义的节目,不仅仅是对孩子,也希望可以对家长,甚至对教师们产生启发,让他们去思考孩子的学习兴趣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激发,让孩子自主学习,解锁他们的“未来力”。

“超脑”主持陈铭做足功课,做快乐学习的推崇者
与在脑力领域经验丰富的魏坤琳不同,作为《超脑少年团》的主持人,陈铭自觉压力非常大。“我首先需要研究题目,搞清楚题目的逻辑,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所有人明白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这真的不容易。”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解说员”,陈铭私底下经常向魏教授请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所有人和魏教授吃饭,一边吃一边听他讲课,不知不觉听了两个半小时,真的受益良多。”
在现场播放的第一期节目中,关于家庭教育,陈铭有一段话非常发人深省。“孩子们的笑容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扎到我眼睛里,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也是我们的家长理应开心却遗忘很久的事情。”陈铭如是说。而在看片会现场,陈铭对此也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表示:“我见识过各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体验过这种教育方式的压力,孩子们在这种压力下的困境也让我思考,究竟要如何才能更科学的去倡导快乐的学习。而《超脑少年团》正是致力于让孩子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更贴近于生活,这对于孩子在未来生活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是非常有益的。”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陈铭笑言对女儿们不会有过高的要求,也不会对她们的学习成绩表现得过分焦虑。“对孩子的焦虑往往是父母自身焦虑的一种投射,我会尽量自己去消解我的焦虑。孩子自己应该有自己选择的自主性,父母更应该尊重这种自主性。发展心理学上有一个‘加10’的概念——要把孩子的实际年龄加上十岁后再去和他交流。我大女儿的许多重要选择,我会诚恳地询问她的选择,并听取她的想法。当下有些父母会用一种表演性的‘尊重’,以具有诱导性的语言来限制孩子的选择,看似营造出来公平的氛围,其实这种表面功夫大可不必。”
在看片会的最后,两人各用一句话推荐节目。魏坤琳说“让每个人收获学习的力量”,而陈铭则说“用知识引燃乐趣”。7月16日起,每周五晚21:10,锁定江苏卫视沉浸式烧脑真人秀《超脑少年团》,魏坤琳、陈铭邀你一道,看少年可期,一鸣惊人!
相关文章
- I.G&WIT全球首家旗舰店 门胁聪现场开挂
- 名侦探柯南连载30周年纪念展北京站盛大开幕 柯迷年末狂欢开启
- 全球首家新海诚作品CAFE落地上海 GuGuGuGu整合运营幕后操刀
- 嘉行十周年全员送祝福 双轨制运行持续赋能下一个十年
- 《盟军敢死队》首映礼口碑爆棚 整花活秀肌肉打卡年度癫爽大片!
- 贾樟柯成为劳力士代言人 劳力士发文祝贺《风流一代》戛纳首映
- Indiewire推荐《风流一代》为本届戛纳电影节必看影片
- 宝藏95后小花杨雨潼,从“赵灵儿”到“谢伊人”展现满分可塑性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XR北京|沿着时间的河流,探索影像脉动中存在的无限可能
- 《屋顶足球》首映银幕表现精彩有口皆碑 趣味互动层出不穷欢乐热烈
随机图文
《我的父亲焦裕禄》首映再现“全家福”细腻打动人心催泪纸巾告急
7月21日,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在北京举办了全国首映礼短剧《放过我,霍先生!》上线 演员程涛分饰两角亦正亦邪
近日,由快手短剧参与联合出品的短剧《放过我,霍先生!》上线,演员程涛首次尝试竖屏剧,在剧中首次挑战分饰两角,一正一邪。一面是冷酷痴情的霸道总裁霍泽川,一面是跋扈任性的弟弟霍启楠,两人有着几乎相同的相貌,性格和经历却大不相同。 哥哥霍泽川(程涛饰)把简兮“绑架”到一间别墅内,并强迫她签字进行游戏契约,游戏内容竟然是:“十日之内让富豪霍泽川爱上自己,如果做不到则需要赔偿他一个亿”,并且简兮借了高利贷又身患癌症的叔叔也在他手中。无奈之下,简兮只好同意,想方设法让霍泽川爱上自己,过程当中邪恶任性的弟弟霍启楠(程涛饰)也爱上了简兮,在相处中逐渐心动的她突然发现三年前妈妈的离世与霍泽川有关,三人的关系逐渐扑朔迷离。这部剧中,程涛也有一些武打表现,动作干净利落,力道强劲,十分吸睛。 剧中的这对豪门兄弟到底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与简兮的关系最终会如何?请关注由程涛主演的短剧《放过我,霍先生!》,每周二四六晚18点更新一集,带你揭晓谜底。《我是真的爱你》圆满收官 刘涛发文告别角色
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于8月9日晚圆满收官。剧中,由刘涛饰演的精英“铁丁”萧嫣在职场中直面挑战,逆风翻盘。书香袅袅余韵悠长,《王牌对王牌》解锁沉浸式阅读新体验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雷乍动恰逢好时节,浙江卫视全新一季vivo《王牌对王牌》今天(3月18日)20:20将开启一次沉浸式读书会,“王牌家族”沈腾、贾玲、华晨宇、关晓彤,王牌师兄沈涛以及王牌师弟时代少年团-宋亚轩,将与章子怡、黄景瑜、岳云鹏、杨迪组成的“书友队”共赴一场“心灵之旅”,在趣味里探究书中智慧、体验读书的快乐。同时,节目还特别邀请到了一位“行业王牌”:作品有长篇小说《暗算》、《风声》、《人生海海》的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与观众一起赏味阅读所带来的精神余韵。 众人集体化身书中角色,解锁沉浸式阅读新体验 “世界很大,但最大的是书,因为书能让我们长大,让世界变小”,书香袅袅,时光氤氲,阅读能滋养身心,也能润泽人生。本期节目跟随读书会召集人麦家的脚步,一起翻开书页,见证大千世界当中的无数个故事,与观众共同体会角色的隐秘而伟大,希望通过这次沉浸式读书会,体会阅读带来的美好,遇见麦家、也遇见另一个自己。 本次,“王牌家族”全员身穿民国服饰,还原一场书中的“谍战谜局”。两队人马需找出三名卧底、保护“老鬼”的安全。为了完成任务,双方展开了激烈较量,沈腾、贾玲现场默契度满分,但为何这却成为双方命运反转的导火索?多次担任“卧底”身份的沈腾,这次还会“故技重施”吗?华晨宇什么反常举动让人怀疑其身份?另一边,为何章子怡一脸茫然、竟然几次认不出汪峰?杨迪和岳云鹏为何也都身陷迷局,饱受“猜疑”?两队投入解谜的同时,麦家也适时讲解谍战戏的写作技巧,谈到人物代号,麦家现场科普起代号的注意点,在他眼里黄景瑜适合什么代号呢? “行业王牌”麦家现场赠书,真诚寄语展现文字魅力 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精神交流,是一席视觉盛宴,也是一段心灵慰籍。在“行业王牌”麦家的作品中,还凝结了诸多他的人生阅历与感悟,节目中,他不时分享自己从生活中收获到的写作灵感和对自己作品中细节的把握,令所有人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在这场特殊的读书会上,麦家也带来了自己的作品《人生海海》赠予现场嘉宾,并附上对每个人的真诚寄语,他分别为大家写了什么?当中都蕴含怎样的人生哲学?众人在接受礼物之后将与麦家产生怎样的交流,关晓彤、宋亚轩等年轻人又将从中获得怎样的鼓励? 感悟书籍魅力,“王牌”在行动。今天(3月18日)20:20,浙江卫视全新一季vivo《王牌对王牌》即将播出,跟随节目,一起打卡这场沉浸式读书会吧!
站点信息
- 公邮:ywenkb@163.com
- 欢迎走进 娱闻快报
-
扫一扫关注微信